土茯苓功效及副作用由中醫詳解|附土茯苓湯水食譜|清熱解毒有助抗炎紓敏

土茯苓功效及副作用|中醫分享清熱解毒湯水食譜!做法簡單抗炎紓敏

08 Apr 2025

土茯苓因其清熱解毒、去濕通絡的功效,在湯水或中醫食療中常被應用,雖然土茯苓性質溫和,但對於體質較寒、脾胃虛弱,或有特殊健康狀況的人,長期或過量食用土茯苓可能引發腸胃不適、過敏反應,甚至對腎臟和血壓產生影響。此外,土茯苓還可能與某些藥物產生交互作用,需格外謹慎。我們就找來了安禾中醫專科中心註冊中醫師陳宇傑詳解土茯苓的功效及推薦湯水食譜,讓大家對此中藥食材多加了解。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土茯苓是甚麼?

土茯苓功效及副作用由中醫詳解|附湯水食譜做法簡單|清熱解毒有助抗炎紓敏

土茯苓,學名 Smilax glabra,是一種廣泛應用於中醫藥的植物,其根莖部分經過乾燥後作為藥材使用。土茯苓外觀呈現扁平塊狀或長條狀,表面粗糙,顏色偏棕黃,切開後內部為白色或淡黃色,帶有輕微的草本香氣。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在中醫理論中,土茯苓性質平和,味甘微苦,具有清熱解毒、祛濕通絡的功效,因此常被用於治療濕毒相關的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濕疹、皮膚瘙癢等。此外,它還被認為對於改善皮膚健康、消腫散結和幫助排毒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在現代養生湯水中非常常見。

現代藥理研究也指出,土茯苓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黃酮類化合物和多糖,這些成分可能對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幫助,具有抗炎、抗氧化等潛在健康益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些作用的發揮依賴於適量和正確的使用方法。
 

土茯苓功效是甚麼?

土茯苓功效及副作用由中醫詳解|附湯水食譜做法簡單|清熱解毒有助抗炎紓敏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土茯苓功效
清熱解毒
土茯苓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作用,常用於治療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和痤瘡。
去濕止癢
對於由濕氣引起的皮膚癢感,土茯苓能有效減輕症狀,特別適合濕熱瘡毒的患者使用。
通利關節
《本草鋼目》有記載過土茯苓功能「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止泄瀉,治拘攣骨痛,惡瘡癰腫」,有助緩解因風濕引起的關節疼痛。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現今臨床上,土茯苓也經常用於治療濕熱所致的風濕痛證和皮膚疾患,包括痛風、濕疹等等。而有「國醫大師」之稱的朱良春教授治療痛風驗方,也是以土茯苓為主藥,他認為土茯苓既能降低尿酸水平,又能解降關節腫痛,臨床用於治療痛風療效確切。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土茯苓副作用是甚麼?

土茯苓功效及副作用由中醫詳解|附湯水食譜做法簡單|清熱解毒有助抗炎紓敏

雖然土茯苓被廣泛認為是一種性質平和、功能強大的中藥材,但它並非完全無副作用,特別是在長期或過量食用的情況下。以下是土茯苓的潛在副作用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1

土茯苓副作用:可能會導致脾胃不適

土茯苓功效及副作用由中醫詳解|附湯水食譜做法簡單|清熱解毒有助抗炎紓敏

土茯苓的性質微涼,對於脾胃較為虛弱或寒性體質的人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包括腹瀉、消化不良和胃寒不適。建議這類人群在食用時搭配一些溫性食材(如薑片或紅棗),以中和其涼性,減少對胃腸的刺激,從而降低不適的可能性。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2

土茯苓副作用:令皮膚瘙癢

土茯苓功效及副作用由中醫詳解|附湯水食譜做法簡單|清熱解毒有助抗炎紓敏

少數人對土茯苓中的某些成分敏感,可能會出現過敏症狀,如皮膚瘙癢、紅疹或輕微的呼吸道不適。如果是首次接觸土茯苓,建議初次食用時適量,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一旦出現異常,應立即停用並尋求醫生的建議。

3

土茯苓副作用:出現頭暈或乏力

土茯苓功效及副作用由中醫詳解|附湯水食譜做法簡單|清熱解毒有助抗炎紓敏

土茯苓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部分研究認為它可能對血壓產生影響,尤其是有輕微的降血壓作用。低血壓人士在食用後可能會感到頭暈或乏力,因此這類人群應該在食用前諮詢專業醫師,避免長期或大量使用。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4

土茯苓副作用:對腎臟造成壓力

土茯苓功效及副作用由中醫詳解|附湯水食譜做法簡單|清熱解毒有助抗炎紓敏

由於土茯苓具有一定的排濕利尿作用,長期過量食用可能會給腎臟帶來負擔,導致腎功能輕微不適,如尿頻或疲倦感。對於本身患有腎病的人士,更應特別謹慎,避免因過量食用而對腎臟造成不必要的壓力。而土茯苓的活性成分可能與某些藥物(如抗炎藥、降壓藥或免疫調節劑)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藥效或增加不良反應風險。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藥物,務必在食用土茯苓前諮詢醫師或中醫師,以確保安全。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土茯苓湯水食譜推薦:五指毛桃土茯苓湯

土茯苓功效及副作用由中醫詳解|附湯水食譜做法簡單|清熱解毒有助抗炎紓敏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五指毛桃土茯苓湯 (4-5人分量)
材料
五指毛桃:50克
土茯苓:50克
豬骨:400克(可用豬展或瘦肉代替)
蜜棗:2顆
陳皮:1小片(約5克)
紅蘿蔔:1根
清水:2.5升
鹽:適量
做法步驟
  1. 先用清水沖洗五指毛桃與土茯苓表面雜質,然後浸泡10分鐘。
  2. 用清水浸泡豬骨約20分鐘以去除血水,再放入滾水中汆燙2分鐘,撈起沖洗乾淨備用。
  3. 將紅蘿蔔去皮切塊,方便釋放甜味。用清水稍浸泡陳皮後刮去白瓤,以免湯水帶苦味。
  4. 加入清水,開大火煮沸。水滾後,加入所有材料,煮沸後轉細火,蓋上鍋蓋煲約2小時,最後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土茯苓湯水食譜:土茯苓牛大力湯

土茯苓功效及副作用由中醫詳解|附湯水食譜做法簡單|清熱解毒有助抗炎紓敏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土茯苓牛大力湯 (4-5人分量)
材料
土茯苓:50克
牛大力:50克(可用新鮮或乾品)
豬展肉:400克(也可用瘦肉或豬骨代替)
紅蘿蔔:1根
蜜棗:2顆
陳皮:1小片(約5克)
枸杞:適量
做法步驟
  1. 用清水沖洗土茯苓和牛大力乾淨,然後浸泡約15分鐘。
  2. 將豬展用清水浸泡約20分鐘去除血水,然後放入滾水中汆燙2分鐘,撈起沖洗乾淨備用。
  3. 紅蘿蔔削皮切大塊,用清水稍浸泡陳皮後刮去白瓤,避免湯水帶有苦澀味。
  4. 在湯鍋中加入2.5升清水,用大火煮至沸騰。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水再次滾起後,轉細火,蓋上鍋蓋,慢煲約2小時,加入適量鹽調味,最後可撒入少量枸杞,讓湯水增添甘香味。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土茯苓湯水食譜:土茯苓赤小豆煲粟米

土茯苓功效及副作用由中醫詳解|附湯水食譜做法簡單|清熱解毒有助抗炎紓敏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土茯苓赤小豆煲粟米 (2人分量)
材料
粉葛:1個
赤小豆:30g
粟米:1條
土伏苓:60g
蜜棗:2粒
瘦肉適量
做法步驟

1.⁠ ⁠瘦肉汆水,盛起洗淨,瀝乾備用
2.⁠ ⁠赤小豆浸泡半小時;土伏苓及蜜棗用水略浸,備用
3.⁠ ⁠粉葛洗淨後去皮;粟米洗淨去皮,切塊備用
4.⁠ ⁠滾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煲滾後轉小火續煲2小時,
5.⁠ ⁠加適量鹽調味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土茯苓湯水食譜:土茯苓苡米煲瘦肉

土茯苓功效及副作用由中醫詳解|附湯水食譜做法簡單|清熱解毒有助抗炎紓敏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土茯苓苡米煲瘦肉(2人分量)
材料
粉葛:1個
赤小豆:30g
粟米:1條
土伏苓:60g
蜜棗:2粒
瘦肉適量
做法步驟

1.⁠ ⁠瘦肉汆水,盛起洗淨,瀝乾備用。
2.⁠ ⁠赤小豆、生熟薏米浸泡半小時;土伏苓及蜜棗用水略浸,備用。
3.⁠ ⁠滾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煲滾後轉細火續煲2小時。
4.⁠ ⁠加適量鹽調味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土茯苓有甚麼食用禁忌?

土茯苓功效及副作用由中醫詳解|附湯水食譜做法簡單|清熱解毒有助抗炎紓敏

土茯苓的清熱解毒特性可能影響孕期的胎氣穩定,因此建議孕婦在使用前諮詢中醫師;如選擇餵母乳的女性也應謹慎,以免對嬰兒產生影響。

另外,土茯苓本身屬於性質微涼的食材,若與其他寒涼食物(如西瓜、苦瓜、螃蟹等)一起食用,可能加重體內寒氣,導致腸胃不適。

陳宇傑 註冊中醫師

陳宇傑 註冊中醫師

安禾中醫專科中心 註冊中醫師陳宇傑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碩士 (內科),擁有超過16年內科、心腦血管科、風濕科及兒科專科臨床經驗。臨床研究範疇包括失眠、鼻敏感、糖尿病、中風、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紅斑狼瘡、兒童過度活躍/專注力不足、兒童發展遲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