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瀏覽文章可賺取積分
去濕茶食譜推介:排水消腫茶(適合熱底人士)

材料:赤小豆5錢 白扁豆3錢 蓮葉3錢
製法:
1. 將蓮葉剪成細片,把所有材料洗淨,放入杯中茶隔內。
2. 注入500毫升熱開水,蓋上杯蓋,焗30-4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赤小豆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白扁豆健脾化濕;蓮葉則能清熱解毒、升發陽氣。三藥合用能健脾胃以及改善機體水液代謝運化功能,使水液不能積聚於體內,而且有排走體內毒素的作用。
去濕茶食譜推介:健脾纖體茶(適合寒底人士)

材料:黃蓍2錢 澤瀉2錢 茯苓5錢
製法:
1. 把所有材料剪碎,洗淨,放入杯中茶隔內。
2. 注入500毫升熱開水,蓋上杯蓋,焗30-4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以上三藥均有利水消腫的功效,現代藥理亦有不少數據證明它們有利尿的作用。黃蓍能補氣升陽,令脾胃運化正
去濕茶可天天喝嗎?

經常見到有人把去濕茶當凍飲天天飲用,一方面脾胃易因生冷而受到傷害,水濕不化,加劇水腫的問題;另一方面會影響五臟六腑運作,氣血運行不暢,易令臉色蒼白甚至出現黑眼圈等問題。 此外,坊間有很多去濕茶為令口味更好而加入糖,喝起來好像糖水般,但事實過甜的飲料不但無助去濕,反而令濕氣加重。
「濕重」是甚麼?

與熱一起為濕熱,與寒則為寒濕。濕邪積於體內,脾胃功能受損,容易形成水腫,或者沒有食慾、精神狀態不佳、手腳冰冷,「身重重」等症狀。
寒濕和濕熱有甚麼分別?

「濕」不止有一種,不可一概飲涼茶而祛之。脾主運化,喜燥惡濕,寒濕與濕熱雖均與脾臟功能變弱有關。濕熱人士去濕重在清熱解毒,寒濕人士服用過多涼茶類去濕茶,只會令陽氣愈加耗損,愈飲愈濕。
喝去濕茶是最佳去濕方法嗎?

去濕茶是最直接簡單的去濕方法,但很多港人經常飲去濕茶卻仍不見效,甚至令水腫的情況更加嚴重。事實上飲用去濕茶,不僅應因人而異,對症下藥,還有許多方面需要注意。